4月29日下午,历史学院在1号楼4层会议室召开课堂教学观念大讨论总结会,校长卫建国、教务处处长范哲锋,历史学院院领导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总结会。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李万中主持会议。
会上,历史学院副院长张焕君对学院一个月来的讨论活动进行了总结。他指出,历史学院先后进行了四轮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讨活动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历史学院教学改革方案初稿。方案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改革,一是改革课程体系,二是改革课外实践,三是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,四是建立导师制、设立教研组,五是加强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。
随后,教师代表结合各自的专业和讲授的课程,谈了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和推进教改中遇到的问题。内容涉及选修课的建设,推行双语教学,引导学生读史料、读原典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等。部分教师还针对学院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卫建国校长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作了总结讲话。卫校长指出,历史学院的课堂教学观念大讨论活动参与面广,讨论深入,成效明显,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很高的认识水平,在改革中展示出很多的亮点。针对历史学院的办学特色,卫校长提出了四点改革发展要求:
一是要加强本科生教育,提高教学水平。加强本科教学是国际潮流,是大势所趋,是学校深化改革、提升质量的迫切需要。要高度重视本科教学,鼓励师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,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。
二是要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和深度。大学课堂必须与中学课堂区别开来,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。首先,要解决课堂内容的重复性问题。不能机械重复中学课程里所学的知识,不能照本宣科;其次,要注重发挥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。要想使大学课堂具有高度和深度,主要支撑是科研,教师要善于讲解一些高深的、前沿的知识理论,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术含量。
三是要加强通识课和选修课建设。九游j9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原则是“优化结构、减少课时、创新课程、突出特色”。优化结构就是要处理好通识课、选修课、专业课、实践课之间的比例问题,加强通识课和选修课建设。历史学院要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历史、文化、旅游资源,开发一批以三晋历史文化为核心的课程,争取在全校通识课和选修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和贡献。
四是教师要清楚课堂上讲什么、不讲什么。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引导、指导、激励作用,要知道讲什么,不讲什么。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当讲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或深层原理,讲组成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的总体联系或内在联系,讲本课程知识发展的前沿和趋势,讲本课程知识的应用原则及途径。还应当介绍自己研究本课程的经验、体验、体悟,传授学习和研究本课程的方法。
卫校长最后强调,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能急于求成,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。但同时也要有紧迫感,要先做起来,能开展的工作要先开展起来,在做中学,在做中改。教改创新项目评选,优质课程和优势专业支持计划,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,未来名师培养计划,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持计划等工作,要从今年5月份开始启动实施。教务处和各学院要尽快制定出相关实施方案和细则,积极行动,努力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。(校办供稿)
会议现场